摘要:据悉,尽管三星目前承诺Galaxy AI将免费至2025年,但鉴于其AI功能涉及多个供应商,未来向用户收费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。(下文主要数据或观点引用自:AI助手)
近日,有关三星将在第三季度探讨其未来AI服务(Galaxy AI)定价问题的消息,引发了业界对于手机AI功能是否将进入付费时代的热议。据悉,尽管三星目前承诺Galaxy AI将免费至2025年,但鉴于其AI功能涉及多个供应商,未来向用户收费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。
从产品角度来看,AI手机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。第一类主要依赖手机的CPU和NPU进行本地AI运算,这类功能在开发完成后,运行时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,因此目前尚无品牌对这类功能进行单独收费。然而,对于采用第三方“AI云服务”组件的部分品牌来说,情况则有所不同。例如,基于Google Gemini的AI壁纸生成和基于科大讯飞的语音转文字等服务,用户每次使用时,品牌都需要向供应商支付费用。如果品牌对这类服务的依赖度高且用户需求大,那么服务成本将显著增加,这也使得品牌有了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意愿。
对于品牌而言,“付费AI”在现阶段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,特别是在推进AI手机普及方面。中低端手机由于性能限制,设备端的AI功能往往无法使用,而借助外部供应商的云AI服务,则成为将热门AI功能下沉到中低端手机的有效途径。一些品牌甚至会附赠“会员体验卡”,让用户先体验再决定是否付费。
然而,从长远来看,付费AI并不应成为行业的常态。一方面,如果品牌将AI功能完全依赖于外部供应商,那么这不仅是一种偷懒之举,还可能导致手机整体硬件水平的倒退。另一方面,随着AI行业的不断发展,算法和模型将持续优化,基础算力设备也将实现“降本增效”,未来AI算力成本有望大幅下降。因此,如果届时品牌仍然对AI功能进行收费,那么这种行为将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。
目前,多数AI手机的AI功能还远未达到“值得付费”的水准。如果用户有付费需求,市面上也有更优的第三方App可供选择。AI功能的本质是人机交互的变革,它决定着未来智能设备的使用方式。因此,手机品牌应该着力提升AI功能的用户覆盖率,让更多人体验到AI手机在拍照、通话、语音操作等方面的优势。
如果将AI手机变成“开机即订阅”“功能分层解锁”的产品,那么它将很难成为普惠大众、改变数字世界格局的关键力量。此前,大底传感器、屏下指纹识别等功能的普及,都是通过降低使用门槛、先培养用户依赖的方式实现的。在行业技术标准与用户习惯尚未稳定时,贸然推动AI服务的商业化,只会加剧用户对品牌价值感的不信任。因此,对于手机品牌来说,如何在保持创新的同时,平衡好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,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排名第一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